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知识

为什么癌症一发现就是中晚期?8个不起眼的求救信号,错过后悔一辈子…

  一说起癌症,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晚期、治不好……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约1000万,全世界有20%的人在一生中都会罹患癌症。(部分国家数据显示甚至达到40%到50%)。
  
  
  
  
  
  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仍然处于逐渐上升的态势,值得高度警惕!
  那么,为什么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癌症早期有没有报警信号?癌症早筛有必要做吗?今天就来好好说说。
  
  为啥我国癌症发病排名前6癌种中有4个是消化道肿瘤?
  
  相较于欧美国家,我国癌症种类具有独有的特征,即消化系统肿瘤发生率较高。
  排名前六位的癌症中,消化系统肿瘤占据4个之多,分别是结肠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
  
  

  

  造成这一现状有多方面因素:
  饮食结构的差别
  饮食中淀粉类食物比重较高,煎、炒、烹、炸等操作容易产生一些致癌物质(苯并芘等),还有喜食腌制食品(亚硝酸钠超标)习惯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增加消化道癌症的发生几率。
  地理因素差异
  引发肝癌的主要原因是慢性肝炎,而我国及其他东亚国家又是乙肝和丙肝高发区群。
  
  为啥癌症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这主要源于癌细胞的特性。客观上讲,癌细胞本身“无害”,机体对其出现并没有太大反应。
  
  
  
  但是,随着癌细胞数量的急剧增加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如过度消化机体营养物质(恶病质)、破坏正常组织和器官结构,最终引发功能衰竭而亡。
  在肿瘤发生早期,癌细胞增殖较慢,尽管会激活免疫系统来消灭部分癌细胞,但这一过程的强度和特异性不足被机体感知和区分。
  另外,由于体积较少,对机体的正常功能几乎无影响(部分器官还拥有强大的代偿功能,甚至个别情况下中晚期时症状仍不明显)。
  
  
  
  只有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或转移)时,器官正常功能开始出现异常而使个体有不适感(疾病信号),如食管癌进食不畅等。此时才去就医,自然大多已是中晚期。
  
  癌症早期报警信号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早期癌症毫无症状(属于早筛阶段),绝大多数为“无意”发现,这就意味着毫无经验的个体单凭身体信号来发现肿瘤是一件难度极高的事情。
  即便医生判断也是基于多年临床经验、个人病史和相关临床检测结果,很多情况下慎重起见还是建议进一步观察为宜。
  
  
  
  但是,癌症发生过程也并非无迹可寻,当身体出现某些症状时还是应高度重视并及时就诊,尽早发现以获取最佳治疗效果。
  比如重度疲劳、体重减轻、吞咽困难、发热咳嗽、贫血、腹痛、便血和血尿等(严格来说,这些信号大多已非早期阶段特征),有以上不适感应尽快就医,通过全面检查来确定癌症与否,以便于后续针对性治疗。
  
  有没有必要做癌症早期筛查?哪些人需要做?
  
  癌症早筛是指早到无症状出现前发现癌症(有症状就医属于临床诊断阶段),目的在于提升早期癌症发现几率。
  并非所有癌症都可以实现早筛,当前乳腺癌,宫颈癌和结直肠癌等较为成熟,肺癌也在逐渐成熟之中。
 
  

 

  就开展人群而言,也并非人人都需开展早筛,目前主要在以下两种人群中进行:
  高危人群,比方说家族史、抽烟、酗酒、职业致癌物暴露等; 
  高龄人群,这个高龄指的是特定癌症高发年龄段(不同癌症高发年龄存在差异),如结直肠癌建议50岁到75岁之间开展。
  
  就检查项目而言,目前有两大类:
  1、较成熟的早筛项目,如乳腺癌的钼靶检查(乳房X射线检测)、宫颈癌的子宫颈涂片检查、结直肠癌的粪便测试等。
  2、测试阶段的项目,这类项目较多,既包括传统的医疗检查内容,又包括新兴的基因检测指标,是否需要进行筛查则需要结合情况进行判断。
  
  
  
  客观来说,癌症早筛并不能把癌症百分百扼杀在摇篮中,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癌症都可早筛,另一方面早筛也无法做到完全在早期发现。
  因此,选择早筛要慎重,结合个体情况和专业人士建议进行。
  总之
  就目前来说
  癌症还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
  我们能做的就是
  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尽可能远离致癌风险因素
  也可借助早筛、体检等项目
  尽早发现肿瘤
  获得理想治疗效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