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珠海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23年年会成功举办。来自市内各大医院的150名医务工作者参加了会议。珠海市医学会会长梅文华、副会长、中大五院副院长李中和、秘书长傅慕韬出席。会议由珠海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委林宇静主持。
“医生的医生”出具的“金标准”
“病理医生被称为‘临床医生的法官’”李中和副会长介绍:病理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病理科医生在多学科会诊(MDT)中时常充当最后法官的角色,他们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为临床精准的治疗提供指导和客观依据。因此,病理报告被称为“金标准”。
最小的专科分会
2009年12月,珠海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成立。当时,全市病理学医生及技术员约50余人,系珠海市医学会中最小的专科分会。
经过多年的努力,珠海病理学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各大医院均已建立病理科,全市病理学专业人员已有200余人,学科梯队构建形成,检测内容完善。已开展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快速石蜡制片与诊断、荧光原位分子杂交技术、肿瘤二代测序(NGS)项目。在这个倡导“精准医疗”的时代,已搭建起完善的分子检测平台,为珠中江地区的精准医疗掀起新的篇章。
学会肩负责任
珠海市医学会会长梅文华表示,病理学人才培养周期长,全国病理学人才缺口大,基层医院病理人才更加缺乏,对此,学会要主动肩负起责任来。同时,要将数字病理学、OCT、分子病理学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及时有效地予以推广,并应用于日常病理检测工作实际中去。
病理学分会主委林宇静介绍:自2021年10月换届以来,该分会多次组织病理学专题讲座,每年召开学术年会,成立了珠中江三地病理学联系学术会议。多次组织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多位资深教授进行学术授课。在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举办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学习会议。不断加强病理学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专业有序发展。举办了肿瘤基因咨询及检测义诊活动,使广大群众对基因检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推动抗癌事业和科普工作的健康发展。因表现优秀,荣获“2022年度珠海市医学会先进专科分会”荣誉称号。
学术盛宴传经送宝
当天的会议邀请国内知名团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分子诊断中心主任欧阳能太教授、廖健伟主任、蒋圆玲检验师团队,围绕甲状腺癌的基因检测、NGS(二代测序技术,又称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流程、报告解读等主题作精彩学术报告。内容精彩纷呈,富有前瞻性和启发性。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会议不仅为珠海市病理同道传经送宝,加强了全市各级医院间学术交流,培养了青年病理人才,对珠海病理诊断整体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