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香港与内地正式恢复通关首阶段开始实施,为迎接这一重要时刻的到来,珠海市科协联合珠海市中山大学校友会,由珠海市科协刘建飞副主席、珠海市中山大学校友会王德友会长、杜小强及毕为常务副会长带队,带领珠海市中山大学校友会科技志愿服务队一行20余名党员志愿者,一大早就来到位于港珠澳大桥口岸的中山大学校友会志愿者服务站,准备为首日通关的港澳及国际旅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让广大旅客能感受到珠海科技志愿服务的力量与温暖。
经过边检一大队教导员王建茂的培训,珠海市中山大学校友会志愿者们穿着红色志愿马甲,分成两队人马在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的入境处和出境处为过往的旅客提供指引帮扶服务。
“您好!欢迎来到珠海,请您准备好证件,有回乡证和港澳通行证的旅客可走自助便捷通关通道。”志愿者对每一位到来的旅客都进行温馨的问候与提示,看见行动不变的长者,志愿者们主动上门帮忙推轮椅,帮长者推行李等,有的旅客不知道应该走哪个通道,志愿者就根据指引安排旅客走人工通道或者自助便捷通关通道,整个通关现场秩序井然,通行畅顺。过往的旅客对志愿者的热情主动服务都表示感谢,心情格外喜悦。有的香港旅客说,三年没回珠海了,听说今天能通关,早早就买好车票过来了,他们说看到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感觉特别温暖和亲切,希望过去封关的日子不再有,两地民众的交往更自由更密切,促进两地的经济发展。
在通关现场,王德友会长介绍说:“珠海市中山大学校友会与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执勤一队以支部共建形式,在港珠澳大桥设立志愿服务站,安排中大在校学生和校友开展志愿服务,主要工作是为出入境旅客提供咨询引导,扶助困难旅客,协助旅客正确使用快捷通道过关和为外国籍旅客提供专业服务。我们充分发挥珠海市中山大学校友会多年志愿服务优势,在港珠澳大桥上为旅客提供高水平服务,为营造良好通关环境,展现泱泱大国文明形象贡献中大人的一份力量。”
市科协刘建飞副主席对珠海市中山大学校友会的这一爱心举措表示高度赞扬与肯定,她希望校友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带领广大校友积极为珠海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在市科协社会组织党委的指导下,2021年7月,珠海市中山大学校友会党支部与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执勤一队党支部合作共建党支部,并在口岸成立了校会志愿服务站。此举旨在深化合作共建的深度和宽度,提高党支部的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构筑一流党员科技志愿服务的品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经济特区作出新的贡献。